带有直观接口的全路径模糊文件, 缓冲区, 最近最多使用, 标签, ... 检索。使用纯净的Vimscript编写,可以运行在MacVim,gVim和版本号7.0以上的Vim中。
全面支持Vim的正则表达式 |regexp| 作为搜索模式,内建最近最多使用文件监测,项目根目录定位和更多特性。
抽空翻译了CtrlP的帮助文档,这个应该是目前最好的搜索插件了。Github地址:kien/ctrlp.vim · GitHub 如果CtrlP的作者merge我的request的话,可能会成为项目默认的中文文档,暂时只能在我fork的分支中获取,Github地址:codepiano/ctrlp.vim · GitHub。 这个插件的选项很多,建议把选项都看一下,自己定制过的用起来才顺手。 对于翻译上的建议和指正,欢迎提issue。
在线版地址:
solarized-light版:ctrlp-cn-light
solarized-dark版:ctrlp-cn-dark
vim-pathogen是一个操作vim的runtimepath的插件,通过灵活的操作runtimepath,可以对安装的vim插件进行方便的管理。
vim原始的安装插件的方式需要将插件文件复制到vim下的对应目录中,所有的插件混合在一个目录,不便于管理。
使用vim-pathogen后,可以将插件放在原始的独立目录内,由pathogen插件通过操作runtimepath加载其余的插件。
插件的github地址为:tpope/vim-pathogen · GitHub
作者是tpope,tpope贡献了很多实用的vim插件,他的github:tpope (Tim Pope) · GitHub
pathogen插件的安装可以按照原始的方式,直接将插件文件复制到~/.vim/autoload中,然后将需要由pathogen加载的插件放入~/.vim/bundle。 要启用pathogen插件,还需要在vimrc文件里, filetype plugin indent on之前的任何地方,加入下面的命令:
" 执行pathogen.vim中的infect函数
execute pathogen#infect()
" 注意:需要在下面设置之前添加上面的执行语句
syntax on
filetype plugin indent on
如果你有强迫症,想把pathogen插件也放入~/.vim/bundle目录中,可以在vimrc中添加如下命令:
" 通过runtime命令将pathogen.vim加入vim的运行时环境
runtime bundle/vim-pathogen.git/autoload/pathogen.vim
" 执行pathogen.vim中的infect函数
execute pathogen#infect()
通过上面的命令,也可以大概猜测出pathogen加载插件的机制,应该也是通过runtime命令,去动态的将~/vim/bundle目录中的插件添加到 vim的运行时环境。
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指定pathogen去加载指定目录下的插件:
execute pathogen#infect('bundle/{}', '~/src/vim/bundle/{}')
由于插件现在是存放在独立的目录中,使用:helptags命令生成文档的tags文件就不是太方便。插件提供了:Helptags函数来解决这个问题, 通过该函数可以很方便的生成插件文档的tags文件。
可以使用个人帐号在github新建一个仓库,专门用来托管vim插件和设置,然后将所需的vim插件作为子模块添加到工程中, vim.org和github.com进行了合作,所有的vim插件都会自动获得一个github地址,pathogen这种组织插件的方式可以结合git的submodule机制, 便捷的将个人所安装的插件全部托管在github上,将vim插件的git项目作为git submodule加入到自己的插件托管项目中, 通过git submodule命令对插件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更新,具体操作方式参考下面的命令:
" 添加新的vim插件vim-pathogen作为子模块到.vim/bundle目录
git submodule add git@github.com:tpope/vim-pathogen.git .vim/bundule/pathogen
" 通过git submodule更新所有插件
git submodule foreach git pull origin master
vim-surround是一个处理成对出现的“包围结构”的插件,比如处理括号、引号和html标签。对文本的外包的结构进行增加、修改和删除。
由于插件提供的命令接受vim文本对象和vim的移动命令,使用起来比较方便,额外的学习成本比较低。
插件的github地址为:tpope/vim-surround · GitHub
作者是tpope,tpope贡献了很多实用的vim插件,他的github:tpope (Tim Pope) · GitHub
cs命令是change surround的缩写,可以对指定的文本的外部包围字符进行替换,命令接受两个参数:
第一个是被替换的外部包围字符,第二个是要替换为的字符。替换时光标需要移动到被包围的文本内。
比如需要将字符串'test'外部的包围字符'替换为",可以将光标移动到文本区域内,然后使用cs'"即可
下面是一些例子,部分来自帮助文件,其中的*号代表光标位置
注意 命令中使用形如()、{}、[]的字符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是有区别的,
区别在于处理中的头部和尾部的空格的处理,考虑例子6、7、8、9的情况,处理字符串( test ),
字符串有3个头部空格,有2个尾部空格。
规则 规则可以总结如下:
1.第一个参数使用符号的左半部分,会自动删除所有的头部和尾部 的空格,使用右半部分则不对空格进行处理
2.第二个参数使用符号的左半部分,会自动在左半部分的后面和右半部分的前面插入一个空格
注意例子8中的空格个数,被自动插入了空格
样例序号 | 原始文本 | 执行命令 | 执行结果 |
1 | "Hello*world!" | cs"' | 'Helloworld!' |
2 | "Hello*world!" | cs"<q> | <q>Helloworld!</q> |
3 | (( Hello*world! )) | cs(* | (*Hello*world!*) |
4 | (( Hello*world! )) | cs( * | (* Hello*world! *) |
5 | <div>Yo!*</div> | cst<p> | <p>Yo!</p> |
6 | ( test ) | cs([ | [ test ] |
7 | ( test ) | cs(] | [test] |
8 | ( test ) | cs)[ | [ test ] |
9 | ( test ) | cs)] | [ test ] |
ds命令是delete surround的缩写,该命令只接受一个参数,即为需要删除的外部包围字符
如果需要删除文本外部的标签,可以使用字符t来指代标签,不需要输入标签全称
下面是一些例子:
注意 命令中使用形如()、{}、[]的字符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是有区别的,
规则同cs命令的规则1,即同样遵守第一个参数的规则,不再举例示范
样例序号 | 原始文本 | 执行命令 | 执行结果 |
1 | "Hello*world!" | ds" | Hello world! |
2 | ((Hello*world!)) | ds{ | (Hello*world!) |
2 | (123+4*56)/2 | ds) | 123+456/2 |
3 | <div>Yo!*</div> | dst | Yo! |
ys命令是you surround(按作者的说法),可以对指定的文本进行包围,命令接受两个参数:
第一个是指示文本范围或者移动位置的文本对象,第二个是包围操作使用的字符。插入时光标需要移动到被包围的文本内。
比如需要将字符串test添加外部包围字符',可以将光标移动到文本区域内,然后使用ysaw"即可,其中aw会被当作vim文本对象,
ys模式有一种变形,即yss和ySS,操作的对象是当前行,不过yss的包围符号添加在行首行尾,而ySS的符号会插入两个新行来包围。
下面是一些例子,部分来自帮助文件,其中的*号代表光标位置
指定范围的两种方法
1.文本对象,规则基本同vim的文本对象规则一样
2.移动位置,可以使用^、$、f等命令来指定位置,作用范围是当前光标到指定的位置
注意 命令中使用形如()、{}、[]的字符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是有区别的,
规则同cs命令的规则2,即同样遵守第二个参数的规则,不再举例示范
样例序号 | 原始文本 | 执行命令 | 执行结果 |
1 | test | ysiw' | 'test' |
2 | 'test' | ysi') | '(test)' |
3 | 'test' | ysa') | ('test') |
4 | foo*testbar | ystb) | foo(test)bar |
5 | test | ysaw<p class="example"> | <p class="example">test</p> |
可视模式下可以选择需要的文本块,然后使用命令S,就可以输入用来进行包围的字符,不再赘述。
插件的插入模式还处于试验状态,可以在插入模式下插入字符对,不过我并没有测试成功。通过map命令查看文档中的按键绑定,发现并未绑定函数。
插件提供对符号的行为进行定制的功能,如果需要定制'-'符号在php文件中的功能,则按下面步骤操作
" 1.使用vim函数获得ascii码
:echo char2nr("-")
" 2.在vim文件中添加绑定,并使用文件类型侦测
" 注意b:surround_45使用了'-'的ascii码值45
autocmd FileType php let b:surround_45 = "<?php \r ?>"
如果文件类型是php,则在字符串 print "Hello *world!"上执行yss-即可得到<?php print "Hello world!" ?>。使用如下方式还可以请求用户输入,jekyll的语法高亮使用highlight语法来完成,每次输入较麻烦,可以在vimrc中加入下面的设置
let g:surround_45 = "{% hightlight \1代码语言: \1 %}\r{% endhighlight %}"
这样就自定义了字符"-"的包围语法模板,比如在testtest上使用ySS-,会显示“代码语言:”并等待用户输入,输入bash,则得到下面的代码 其中的"\1代码语言: \1"被替换为用户输入的字符串,"\r"被替换为用户选择的需要被包围的文本,其余的均原样输出, 如果需要,可以在语法模板中使用换行等转义字符。语法模板也支持正则表达式的处理,但是语法过于古怪和丑陋,个人认为没有使用的价值。
{% highlight bash %}
testtest
{% endhighlight %}
最近开源中国 - 找到您想要的开源项目,分享和交流也推出了git项目托管服务, 想把部分github中的项目同步到git@osc,在网上搜索了一下,找到了一种比较简单的同步办法,方法分享在下面。
首先强烈推荐实用ssh的方式来完成push过程中的认证,这样不用每次都输入用户名和密码,十分方便。具体方式可以参考github的 官方教程GitHub Help
如果已经配置好了ssh验证方式,在开源中国的git托管也可以使用同一个的key,然后打开github项目中中的.git/config文件 在[remote "origin"]节点的原始url下面直接添加开源中国git中对应项目的ssh地址即可,例如:
[remote "origin"]
url = git@github.com:codepiano/pull-all-git-project.git
url = git@git.oschina.net:codepiano/pull-all-git-project.git
fetch = +refs/heads/*:refs/remotes/origin/*
当然,使用命令行也可以直接添加,命令格式如下:
git remote set-url --add origin git@git.oschina.net:codepiano/pull-all-git-project.git